遗字成碑,一生难消的遗憾——读于海洋撰写《父亲》有感
读完于海洋先生的文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文中父子间深沉的情感与父亲高尚的品德,与《孟子》中的诸多思想不谋而合,也让我联想到许多感人至深的历史典故,令人感慨万千。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于海洋先生的父亲一生践行着善良与仁爱的准则。他自己省吃俭用,却毫不吝啬为孩子买书,教导孩子“宁可饿顿饭,不能少读书” ,培养孩子的精神品格。就像东汉的杨震,一生清廉正直,他虽未给子孙留下万贯家财,却以高洁的品德为后代树立了榜样,让杨家世代传承良好家风。于海洋先生的父亲同样如此,他用言传身教,将善良、正直、爱读书的品质深植于孩子心中,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
文中父亲在教导孩子诵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因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情怀而落泪,并教育孩子要关心他人疾苦。这与《孟子》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相呼应。明代于谦,一生清正廉洁,心系百姓。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以天下为己任。于海洋先生的父亲虽身处平凡岗位,但他同样心怀大爱,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对社会、对他人的关怀,让孩子明白做人的责任与担当。
父亲临终前颤抖写下“找儿子”三字,歪斜字迹里的殷切期盼,令人想起李密《陈情表》中的至孝深情。李密幼年孤苦,蒙祖母刘氏抚养长大,面对朝廷征召,他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恳辞,只为守在病榻之侧。而于海洋先生却因身陷囹圄,无法如李密般侍奉至亲,无罪释放后,只能对着父亲遗像与墓碑长跪,这份未能尽孝的遗憾,令人痛心不已。
于海洋先生的父亲虽已离去,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滋养着后人。他用一生诠释了何为父爱,何为善良,何为责任。正如孟子所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个家庭的家风传承,对个人、对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海洋先生父亲的教诲,不仅是他个人的座右铭,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铭记,让我们在生活中践行善良与正直,传承优良家风,让这份温暖与力量不断延续下去。
-
报名通道开启!2025年香港大学国际科创大赛期待你的加入
-
2025特应性皮炎免疫创新学术会议召开,开启特应性皮炎治疗EASI-90新时代
-
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发布品牌滑雪指南,持续引领高品质冰雪度假生活方式
-
FILA联手2D漫画风鼻祖Joshua Vides,以山脉鞋演绎破次元潮流态度
-
宝维塔正式发布全自动烧录机UpCore 001
-
保交楼"绿城模式"探索房地产纾困新路径
-
诺和新元将收购帝斯曼-芬美意在饲料酶联盟的业务
-
GoGlobal环瑀推出全面企业出海商业服务,助力企业全球拓展与运营
-
蔡司: 汽车制造"质量卫士",条纹投影扫描技术精准捍卫产品品质
-
从敦煌到里昂:中国代表队携文化瑰宝斩获西点世界杯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