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衡(北京)健康科技:深耕硒都资源 以植物硒科技赋能全民健康

2025-07-04 00:02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2472

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微量元素硒的健康价值正被越来越多消费者认知。四象衡(北京)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旗下恩施州益硒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度布局植物硒产业,依托 "世界硒都" 湖北恩施的稀缺资源禀赋与植物硒的技术优势,打造符合现代健康需求的补硒解决方案,为我国富硒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世界硒都的资源禀赋:从土壤到产品的全链条把控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 "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 所在地,其土壤硒含量之高、富硒土壤分布之广堪称全国之最。数据显示,恩施州含硒及以上土壤分布面积达 4114.69 平方公里,占全州耕地、园地、草地总面积的 96.41%,其中富硒和极富硒土壤占比达 59.53%,土壤硒均值高达 0.76mg/kg,是全国土壤均值的 2.6 倍。这种独特的地理优势为富硒植物生长提供了天然沃土,也成为四象衡布局植物硒产业的核心战略支点。

此前,恩施州益硒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同仁堂方面签署了"北京同仁堂植物硒片"的代加工与经销协议,其原料选取充分依托恩施的资源优势,特别采用超聚硒植物堇叶碎米荠作为硒源载体。这种十字花科植物具有惊人的硒富集能力,科研人员在恩施市新塘乡采集的野生样本中,硒含量最高可达 9000 多 mg/kg,为目前全球发现的聚硒植物之最。作为国家卫健委批复的新资源食品,堇叶碎米荠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形态,其含有的硒代蛋氨酸、硒代半胱氨酸等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生物安全性显著高于传统无机硒。

在原料组合上,产品创新性地将黄精、蛹虫草等药食同源成分与植物硒科学配比。黄精性味甘甜,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润肺的功效,其含有的黄精黄酮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在防护组织细胞免受氧化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蛹虫草则含有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等活性成分,不仅是国际医学公认的免疫增强剂,还能通过调节机体代谢和内分泌系统,起到延缓疲劳、维持免疫平衡的作用。这种复合配方设计,使产品在补硒的同时兼具多重健康益处,满足现代人群的多元化养生需求。

植物硒技术的迭代升级:从科学发现到产业实践

硒元素的开发利用经历了从无机硒到植物有机硒的四代技术演进。第一代无机硒(如亚硒酸钠)虽成本低廉,但生物利用度低且毒性较大,长期食用存在蓄积风险;第二代酵母硒和第三代有机纳米硒虽毒性有所降低,但仍存在吸收效率不足的问题。而四象衡推广的植物硒作为第四代硒源,以超聚硒植物为载体,通过植物自身的生物转化作用,将矿物质硒转化为易于人体吸收的有机形态,具有 "吸收利用率高、无毒、易代谢" 的显著优势。

北京同仁堂在产品研发中,采用独特的有机发酵生物肥技术和植物超聚硒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有机硒的转化率。这种技术创新确保了每片植物硒片含硒量精准控制在 50μg,既符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 50-250μg 补硒范围,又避免了过量摄入的风险。产品标注的适宜人群为成人每日 1-2 片,温水送食或咀嚼食用的便捷方式,也充分考虑了现代消费者的服用惯。

从硒元素的科学发现到植物硒的产业应用,背后是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的支撑。1957 年,Schwarz 等科学家首次认识到硒的生物功能,随后 Rotruck 发现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要成分。1983 年至 1996 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克拉克教授的补硒干预实验证实,每日补充 200μg 硒可使总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 37% 和 50%。中国科学家于树玉在江苏启东开展的 8 年补硒预防肝癌实验也表明,补硒可使肝癌发生率下降 35%。这些研究为植物硒的健康价值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也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富硒产业的黄金发展期

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加大对硒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从标准制定、科技研发到市场推广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2025 年 3 月发布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首次将硒的功能声称纳入附录 D,明确允许使用 "抗氧化" 和 "维持免疫系统正常生理功能" 的标准化表述,并将硒的营养素参考值(NRV)从 50μg 提升至 60μg,为硒产品的市场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

在产业实践中,"防治疾病,定量补硒" 已成为社会共识。2013 年起,每年 5 月 17 日被定为 "中国全民科学补硒日","全民补硒,终生补硒,从娃娃抓起" 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为 15 种每日必需膳食营养素之一,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了精准的补硒标准:癌症患者每日 200-400μg,糖尿病患者 300-400μg,孕妇乳母 50-100μg,儿童 25-50μg,形成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补硒指导体系。

从市场需求看,我国约 72% 的地区属于缺硒或严重缺硒区域,黑龙江、吉林、辽宁等 13 个省份土壤硒含量低于 20μg/kg,北京、江苏等 12 个区域硒含量在 20-50μg/kg 之间,难以满足人体正常需求。缺硒可能导致克山病、大骨节病、肝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健康问题,而科学补硒可通过保护胸腺、维持淋巴细胞活性、促进抗体形成等机制,全面提升机体免疫力。这种严峻的缺硒现状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张力,推动富硒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企业责任与社会价值:科技赋能全民健康

四象衡(北京)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植物硒片布局,不仅是商业战略的选择,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通过与北京同仁堂的深度合作,企业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硒营养科学相结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补硒产品体系。同仁堂作为百年老字号,在产品质量管控上有着严苛标准,从原料采收、清洗、烘干到粉碎、提取、喷雾干燥,每一个生产环节都遵循 GMP 规范,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从产业带动角度看,企业在恩施的投资合作形成了 "资源 + 科技 + 市场" 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对富硒农产品的规模化采购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升级,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植物硒片的研发生产促进了当地深加工产业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这种产业模式不仅实现了经济价值,更推动了恩施 "世界硒都" 品牌的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全民健康层面,植物硒片的推广有助于改善我国居民硒营养状况。据测算,我国需要补硒的人群超过 70%,即 9.7 亿人需要通过膳食或营养补充剂摄入足够的硒元素。四象衡提供的植物硒片作为便捷、高效的补硒方式,可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尤其为缺硒地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营养解决方案,对降低相关疾病发生率、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正如世界著名科学家奥德菲尔德所言:"硒像一颗原子弹,量很小很小,作用和威慑力却很大很大。" 四象衡(北京)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耕硒都资源,以科技赋能植物硒产业,不仅顺应了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更践行了 "健康中国" 的国家战略。在政策支持、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植物硒技术将为更多消费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开启全民科学补硒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胡编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广东视听网络台"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