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砥砺前行—术锐作为交大科技成果转化优秀企业代表之一接受市领导检阅!
12月20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实地调研“大零号湾”淡水河畔科创园,参观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听取“大零号湾”产业布局、运作模式及打造科技创新策源高地等情况介绍,就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培养、新兴产业发展与相关高校、地区负责同志作了深入交流。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自主转化”政策成立的成果公司之一展示了医疗器械最新的产业化成果。
*陈书记考察术锐手术机器人
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徐凯教授历经十八年打磨,潜心研发单孔手术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依托“对偶连续体机构”这一革新性设计,推出搭载镍钛合金蛇形手术臂的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一举打破国外多年技术垄断。2020年,术锐机器人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审评中心批准,成为中国首台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单孔手术机器人。自成立以来,北京术锐已构筑全方位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专利及专利申请超过500项。
术锐机器人具有单孔超微创、操作灵活有力、视野调整范围大、定位臂安全协动等优势。4支蛇形手术臂通过直径仅2.5cm的单个切口进去患者体内使患者创伤最小化,实现微创的治疗效果。蛇形手术臂兼顾力负载和灵活性,既能牵拉腾挪,又能任意方向弯转,狭窄空间操作自如。同时,3D内窥镜高清视觉,眼镜蛇姿态,俯视角度利于深部解剖暴露。不仅如此,体外定位臂术中的间距固定,免除术中碰撞的风险,定位臂整体协同运动,空间任意方位可达,带动蛇形手术臂轻松切换手术区域,增加术野覆盖范围。
*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
“小切口、大收益”原则是上海交通大学破解制约成果转化卡点堵点的关键,也是术锐的期望和使命。此次陈吉宁书记的到访调研,对术锐是鞭策也是动力。术锐将坚持通过国产自主原创的单孔手术机器人给广大患者带去微创治疗,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端精准医疗需求,同时力拼成为全球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先行者与领导者,推动人类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
报名通道开启!2025年香港大学国际科创大赛期待你的加入
-
2025特应性皮炎免疫创新学术会议召开,开启特应性皮炎治疗EASI-90新时代
-
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发布品牌滑雪指南,持续引领高品质冰雪度假生活方式
-
FILA联手2D漫画风鼻祖Joshua Vides,以山脉鞋演绎破次元潮流态度
-
宝维塔正式发布全自动烧录机UpCore 001
-
保交楼"绿城模式"探索房地产纾困新路径
-
诺和新元将收购帝斯曼-芬美意在饲料酶联盟的业务
-
GoGlobal环瑀推出全面企业出海商业服务,助力企业全球拓展与运营
-
蔡司: 汽车制造"质量卫士",条纹投影扫描技术精准捍卫产品品质
-
从敦煌到里昂:中国代表队携文化瑰宝斩获西点世界杯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