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化浪潮来临,九江双蒸踏浪而行的底气是?

2025-07-18 16:44   来源: 中国生活网    阅读次数:4030

图片1.png

这场低度化竞赛,看似是度数的下调,但消费者真正追求的,实则品质不打折、风味不妥协、饮后轻松无负担的“轻体验”。

行业低度化、健康化趋势是东风,米香白酒的降度不降格与纯净基因是天然禀赋,而九江双蒸十余年来在“低醉米香”方向上的战略定力与科研投入,则是将禀赋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核心引擎。

近期,一场席卷行业的低度化浪潮成为酒业的核心关注点。

包括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等头部品牌纷纷表示将推出低度酒新品,38度以下成为主战场。

白酒品牌集体“降度”,远非简单的酒精度数字调整,其背后是饮酒文化向年轻化、健康化方向的结构性转变。

在这一行业趋势下,以九江双蒸为代表的米香白酒天然具备降度不降格的品类特性,同时凭借酒体纯净、“醒酒快、低负担”等技术突破,迎来品类破局的机遇。

 

低度化背后

白酒的竞争逻辑“变了”

今天的酒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与变革。

在人口结构变化、健康意识普遍提升、消费场景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传统高度白酒的“厚重感”与“强刺激”不再是白酒饮用的审美标准,这甚至成为触达年轻群体的阻碍。

对于更多年轻人以及更加重视健康的消费者,他们不再追求“不醉不归”的豪饮,而是看重品质、适口性与饮后舒适度的综合体验。

近期头部酒企的集体转向,正是对这股消费新趋势的积极回应。

CBNData《2024年轻人群酒水消费趋势报告》数据显示,90后、00后(18-35岁)消费者中,63%更倾向于选择低度微醺酒,高度白酒的消费占比同比下降12%。

与此同时,中国酒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低度酒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

两组数据背后,是新一代消费群体与新兴消费理念对酒饮市场的重构。

这场低度化竞赛,看似是度数的下调,但消费者真正追求的,实则品质不打折、风味不妥协、饮后轻松无负担的“轻体验”。

 

低度化趋势下

米香饱满无水感的基因优势

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浮出水面:如何让降下去的酒,依然是好酒?

低度数、但风味不寡淡,才是年轻一代对品质、健康微醺诉求的核心。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钥匙,或许就藏在以九江双蒸为代表的米香白酒的基因密码里。

当浓香、酱香、清香等主流香型在降度工艺与风味保持之间努力寻求平衡时,米香白酒以其独特的工艺原料特点与技术突破,似乎早已站在前沿。

图片2.png 

与多数白酒采用高粱、小麦等原料不同,九江双蒸只取单一原料——优质大米。这看似简单的选择,却是酒体“纯净”的源头。

在白酒行业,向来有“高粱香、玉米甜、糯米绵、大米净、小麦躁、大麦冲”的说法。“米香型以单一大米为原料,原料相对简单,”中国酿酒大师曾祖训曾在公开场合强调过这一点,这种‘简约’,意味着从源头减少杂质的生成基础。

为了酿出极致纯净的米香白酒,九江双蒸从2018年起增加了“磨米”工序。即通过对大米精磨,将外层多余的脂肪和蛋白质去除掉,从源头阻断不良风味的生成路径,为后续构建纯粹、协调的酒体风格奠定了无瑕基石。

磨米对原料的要求也更高。九江双蒸因此选用东北珍珠米,颗粒较圆润,具有一定硬度,耐磨,非常适合作为酿酒米种。如今九江双蒸可以做到将大米磨到50%,精磨过之后的大米,仍然是米粒状。

在发酵环节,九江双蒸进一步采用低温发酵,将发酵温度控制在22℃~26℃,低温环境下长时间缓慢发酵。区别于追求效率的高温快酵,低温环境如同给活跃的微生物群落套上了“缰绳”,让其代谢过程变得更温和、更有序、更“洁净”。这种舒缓的节奏,不仅有效抑制了杂醇油等不良代谢产物的过量生成,还使得酒醪中的酸酯等风味物质能够更和谐、均衡地发展,为低度酒体的协调感和风味持续性打下基础。

这种看似“低效”的方式,恰恰能促进有益微生物充分作用,生成更为细腻、协调的风味物质,同时最大程度抑制杂醇油等“负担因子”的产生,酒体更加醇和、干净。

图片3.png 

目前,九江双蒸已起草实施了精酿米香白酒的企业标准,比国标的要求更高,主要便是体现在原料精磨与低温发酵上。

蒸馏环节同步创新,通过精细蒸馏,“掐头去尾”截取酒精度和风味物质最为纯净、平衡的“中段酒心”,果断舍弃含有更多杂质的酒头和酒尾。最终获得的,是清透纯净、酒体协调、杂质极微的精华基酒。这是确保低度酒风味集中、避免“寡淡”的关键技术屏障。

蒸馏后的精华基酒,进入传统陶坛中经历缓慢的陈酿。对于低度酒而言,这份时光赋予的质感提升与结构强化,是抵御“水垮”、增强“格调”(饱满度与醇和感)的灵魂一笔。

如今,九江双蒸已形成“五精工艺”,包括精选大米、精磨大米、精准蒸馏、精心贮存和精心勾调,综合保证酒体的纯净,同时保留所需的香气和风味。

图片4.png 

在此工艺下酿成的米香白酒,高至五六十度、低至十度八度,都能保持米香风格,以此实现“降度不降格”。这直接克服了高度白酒的降度难题。

正如远航酒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关正生所言:“饮酒,以往承载的更多是情怀,而今天,消费者更追求健康轻负担的体验,同时绝不妥协于风格与饱满度。”

九江双蒸早早地便种下品质与健康的因子,并从工艺源头攻克、突破,为满足新时代的饮酒需求奠定了坚实根基。

 

降度不降格

低度时代的米香价值迎来重估

在中国白酒低度化突破的历程中,包括浓香、酱香等主流品类都经历过降度之后酒体浑浊、口味寡淡、酒体稳定性差等技术难点。降度不降格,是米香品类天然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九江双蒸多年技术攻坚进一步优化饮用体验,带来饮后的轻负担。

随着低度化、健康化浪潮愈演愈烈,九江双蒸针对低醉酒度、醒得快技术已经开启一场长达十余年的战略深耕。

12年前,关正生便前瞻性地将品质化、健康化发展提上战略高度,提出“低醉米香”的发展方向。

他认为,低醉酒度、健康是白酒未来的饮用趋势。

图片5.png 

十年磨一剑。九江双蒸对于低醉酒度、醒得快技术的推动已经有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去年11月,九江双蒸发布行业首个低醉白皮书——《中国白酒醒得快技术白皮书》,揭开了米香白酒低醉酒度、醒得快等天然优势。

在长期的研究与技术攻克中,九江双蒸以“低醉度”为导向深度研究的“醒得快技术”已成体系,白皮书中集合了十几个相关技术专利。

其中“纯净、三低一高一回酸。”九江双蒸在科学测定醉度的基础上,总结出“醒得快技术”模型。

“纯净”,指酒体干净、无其他不良异杂成分;“三低”,指酒中的醛类物质含量低、杂醇油含量低以及自由基含量低,可减轻人体代谢压力;“一高”,指酒液成熟度高;“一回酸”,指酒液入口后应有回酸感,可增加酒液风味的复杂度。

在此技术模型下,九江双蒸精准地切中了年轻一代和追求健康生活人群的核心饮酒诉求:在享受美酒带来的社交愉悦与微醺乐趣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身体负担与心理顾虑,实现真正的“轻松饮酒”。

图片6.png 

也正因如此,在当下这股席卷行业的低度化浪潮中,九江双蒸并非被动的追赶者,而是凭技术攻克和工艺基因,率先占据了白酒“降度不降格”核心制高点。

行业低度化、健康化趋势是东风,米香白酒的降度不降格与纯净基因是天然禀赋,而九江双蒸十余年来在“低醉米香”方向上的战略定力与科研投入,则是将禀赋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核心引擎。

多重因素叠加,九江双蒸乃至整个米香品类的价值将迎来重估。


责任编辑:阿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广东视听网络台"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