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堂陈皮:滋补好帮手
入方和百药,入膳调百味,入茶增百香。
—— 唐 孟诜
唐代孟诜(shēn)十分推崇陈皮“入方调和药性、入膳食疗、入茶提香”的特点,记录在其著作《补养方》中。
孟诜(621~713年),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中医食疗学创始人、孟子第31世孙、药王孙思邈弟子,精通医药、养生之术。
若水堂认为,新会陈皮独有“甘、辛、温”的性味,使其更宜“与补药同行”,加入滋补品之中,不仅百无禁忌,还可以大大增加滋补的药力。
因为“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陈皮更是健脾行气之良药,佐之补药,可增强脾胃运化、推动气血生化,事半功倍。
陈皮之“温”可暖五脏。所以陈皮“和百药而无禁忌”,可“为君为臣为佐使”。“用之彼而彼效,用之此而此效。五脏六腑皆可相资,全在人善用之耳。”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陈皮)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泄药则泄,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将。但随所配而补泄升降也。”
陈皮单独一味可“健脾胃,理肺气”。而作为一味“和药”,入于人参、白术、当归、黄芪、附子、熟地等补剂之中,更可帮助补药的运化、吸收,事半功倍。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新会陈皮“以老为贵”、“陈久者良”。时间是无影无形的力量,在岁月中赋予了本草天然的精华。
以食为天的广东人,更懂得把本草养生融入生活。做菜煲汤、喝养生茶、做点心经常放入陈皮,这也是粤菜的“不传之秘”。
若水堂陈皮(广东新会陈皮百年商号,已有140年历史),早年曾被霍英东先生称为“比黄金还要珍贵的陈皮”。其道地性的“母树原种”陈皮完整保留了新会陈皮的原始基因和药性,受到藏家认可。)【天猫/京东:若水堂】
-
报名通道开启!2025年香港大学国际科创大赛期待你的加入
-
2025特应性皮炎免疫创新学术会议召开,开启特应性皮炎治疗EASI-90新时代
-
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发布品牌滑雪指南,持续引领高品质冰雪度假生活方式
-
FILA联手2D漫画风鼻祖Joshua Vides,以山脉鞋演绎破次元潮流态度
-
宝维塔正式发布全自动烧录机UpCore 001
-
保交楼"绿城模式"探索房地产纾困新路径
-
诺和新元将收购帝斯曼-芬美意在饲料酶联盟的业务
-
GoGlobal环瑀推出全面企业出海商业服务,助力企业全球拓展与运营
-
蔡司: 汽车制造"质量卫士",条纹投影扫描技术精准捍卫产品品质
-
从敦煌到里昂:中国代表队携文化瑰宝斩获西点世界杯第四名